兰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省实验中学选拔推荐生人竞争个名额 [复制链接]

1#

省实验中学选拔推荐生


    352人竞争27个名额摘要:5日上午,济南市352名初中应届毕业生走入省实验中学,参加推荐生考试,他们中将有27人免试进入这所令人向往的学府。从寻找教室到面试结束,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考查贯穿始终。省实验中学校长刘堃认为,考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选拔,本身就是一次素质教育。


                                舜5月6日讯


    5日上午,济南市352名初中应届毕业生走入省实验中学,参加推荐生考试,他们中将有27人免试进入这所令人向往的学府。从寻找教室到面试结束,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考查贯穿始终。省实验中学校长刘堃认为,考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选拔,本身就是一次素质教育。


    考试从进校开始


    早上7点,考生陆续进入省实验中学的校门。他们并不知道,从踏入校门这一刻起,考试就开始了。


    “前来参加2008年中考推荐生测试的考生,请到实验科苑楼六层会议厅。”敬告牌放在醒目的位置,站在一侧的老师告诉,考生入校后接受的第一项面试是迅速识别方向和准确找到考场的能力测试。另外,从校门口到考场这一段路程,考生的一举一动也都被老师看在眼里,但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并不计入成绩,也不会影响录取。“同学,请从这边走。”一有考生入校,由学校往届保送生担当的小志愿者就热情地上前指路。注意到,很少有人对志愿者说谢谢。在实验科苑楼一楼,不少考生挤在电梯口,毫不理会“老师与伤病学生乘坐”的提示牌。这些情景都被老师们看在眼里,当考生得知入校即为考试时,为自己刚才的表现紧张得低下了头。


    评价自己和学校


    在首先经过抽签程序决定所在的考场和填写基本信息后,面试前,考生还需填写《学生成长情况调查表》和进行综合素养测评。看到,调查表题目设计得十分灵活,包括“请你对所在初中学校推荐生工作进行如实简要描述”、“请以成长的烦恼或成长未必烦恼,对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描述”等。张克宏副校长说,20分钟成长记录的填写,目的是考查考生能否对自己、同学和初中学校做出真实、正确的评价,答案能反映出考生的心态、道德素养等信息。


    鼓励考生提出挑战


    8点30分,面试环节正式开始。省实验中学此次推荐生考试以面试为主,六名考生成一个小组,同时接受由语、数、英、物、化、生、文综等七个学科的考官面试。面试分为必答题、选答题、英语辩论三个环节。必答题共10道,浏览试卷后感觉,题目设计不偏不怪,处处体现了对考生知识面、思维深度和敏锐度考查的用意。


    走入面试六组考场,体验了在一般考场中不多见的精彩。在选答题环节,按照要求,考生可以从其他几位同学答得不完整或不正确的题目中选择,也可以重新选题。由于评价他人的答案要比自行选题得分高,注意到,多数考生选择耐心倾听并评价他人的答案。


    英语辩论环节,六名考生分为正反两方,面试的话题有“中学生有没有必要使用手机”等。在这一环节,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强的考生明显占优势。“我最欣赏的是能够勇敢地表达意见、勇于与别人交流,能够挑战别人的观点、有主见的考生。”一位主考老师告诉。


    省实验中学刘堃校长表示——教育意义远在选拔人才之外


    352名考生参加考试,最终只有27名考生被免试录取,这场优中选优的考试,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意义何在?


    省实验中学刘堃校长说:“如果这352名学生参加中考,我相信他们大多数成绩优秀。而经过推荐生选拔的学生,其书面考试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综合素质却是比较高的,这体现在他们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生活常识等各方面知识的广博度等。”


    刘堃认为,这些素质只有通过面试——这一直观的考核形式才能考查出来,比如有的考生处处表现出的礼貌,面试时敢于挑战和表现的个性。


    经过三年的试点,推荐生选拔的考核形式也日益成熟,刘堃说,比如出题时不盲目求新求怪,而是力求实用、基础,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但同时会考查谁的答案更有深度和新意。


    “相信每位参加考试的学生都会有收获。”刘堃深信这场考试在选拔人才之外更有教育意义。


    他说,面试采取六人一组的形式,目的就是把学生放在一个群体中,鼓励学生评价他人的答案,也是要求他们倾听别人,在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中提高自己。还有,让学校中往年成功通过推荐生考核的学生当志愿者,也有展现学校教育理念的意义。


    面试的形式会不会对那些内向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少的学生不太公平?面对质疑,刘堃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农村的孩子有的表现得非常好,差别并不大。今年的推荐生考核中,新加入了综合素质测评,重点考查学生的心理、生活常识和各学科基本知识等,计入总成绩,使推荐生考核更加全面。


    相关链接:面试环节的必答题


    必答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荀子主张“人定胜天”,而道家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请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阐释两人的观点。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必答题二“博学日新,德行天下”是实验中学的校训,请你结合对校训的理解,谈谈学生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各自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必答题三:我国古代科技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向近代社会过渡时,却远远落在后面。你认为当今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必答题四: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请你谈谈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中心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原因。必答题五“改革之变,民生优先”。你认为哪些问题属于民生问题(不少于三条),并就其中任何一项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必答题六: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必答题七:“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请你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实加以论证。必答题八“一山一水一圣人”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标志。请你选择任一标志作为主题,谈谈如何发挥它在促进齐鲁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必答题九: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取一位作简要点评。易中天余秋雨苏轼李煜林冲韩信薛宝钗必答题十:用“实验中学、足迹、道路”三个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描绘一种情景或表达一种感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