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慧兰州便利市民生活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本文转自;

甘肃兰州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运行管理融合,汇集兰州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开拓发展智慧教育新模式、持续提升智慧医疗水平、推动智慧小区建设,构建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日前,甘肃省兰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协会成立,这是兰州市大数据局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体现,也是兰州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

“只有积极抢占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兰州市大数据局局长丁肃静表示。

近年来,甘肃兰州市突出智慧政务、智慧民生,以支撑“放管服”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资源整合、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和民生服务等工作。在年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中,兰州市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步奖”。

市民安全有保障

信息化时代,监控成为查案破案的第三只眼。据兰州市大数据局智慧城市建设科副科长杨帆介绍,为助力平安兰州建设,兰州市45个重点公共区域已被2.52万台视频监控摄像机全部覆盖,覆盖率达%。仅年,兰州市利用视频监控协助查破的刑事案件数量为起,查处治安事件1.2万多起,服务群众多次。目前,兰州市公安局通过向市大数据局资源共享总平台推送视频监控资源,已经实现对交警、城管、环保、交通、国土、文旅、生态、水务等部门的视频资源共享。

“为实现兰州市黄河沿线河心岛、码头、渡口、桥梁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测,我们还上线了黄河兰州段船舶综合、桥梁、水上应急监管系统。”杨帆介绍,一旦发生险情,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此外,天然气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全部上线,实现对输气管道平稳运行和大气、水质、重点污染源24小时的实时监控。“竭力做到全方位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杨帆说。

城市管理“大安全”逐步形成,城市出行也更为便利。站在兰州市的各公交站牌前,可以时不时听到车辆到站的提示音,“XXX路即将到站”。除此以外,市民还可在电子站牌上看到各路公交的运行情况,提前知晓车辆到站信息,根据个人需要调整等车方式。“扫一眼就知道车到哪了,有时候赶时间看到公交车离自己还很远,就马上打车了。”市民王旭昶告诉记者。

“这只是兰州市智慧交通建设的一个方面。”杨帆介绍,除了智慧城市交通信息电子站牌、公交车内信息显示屏等配套设施,还上线公交信息查询客户端,为居民提供公交车辆换乘、候车等信息的查询服务,方便居民出行。同时交通大数据公共平台上线运行,对主城区路况信息进行实时和预警发布,并建设兰州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出租汽车日常运行监控、应急处置、市场监管和行业综合分析。

“一网通办”不跑腿

“一网通办”,大数据集中发力。杨帆介绍,为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已建成兰州政务服务网和政务服务移动端“金城办”APP。“平时话费、燃气费等都在上面缴,办理事项不清楚的要件也可以查到,信息权威还非常方便,再不用到处跑了。”自去年10月份便开始使用“金城办”的市民李雅清女士对该系统评价颇高,“你也可以下载使用,真的特别好。”李女士笑着向记者推荐。

杨帆介绍,该系统已联通80多个政府部门和单位,涵盖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交通运输、民政服务、社保服务、户政服务等10个领域,实现了余项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理,网上可办率达97.56%。同时,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管理系统上线,实现41个市级部门和8个区县1.3亿多条信用数据归集、33个市级部门和8个县区的类电子证照的整合共享,累计颁发电子证照万余件,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外,依托全国知名党建惠民品牌“民情流水线”,兰州市大数据局首创研发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开通民情通热线、三维服务网和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疫情期间,某湖北返兰人员致电民情通热线了解隔离政策,西固区第一时间联系诉求人,将相关隔离政策进行解释说明。通过兰州民情通服务热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