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年后,高考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1

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一个午觉睡到四点多,起床吃了小半个西瓜,寻思着,好久没练琴了,然后拿出小提琴。

没拉几分钟,电话铃响了,对方说,我是清华大学招生组的,同学,请问你想上清华大学吗?

我一脸懵逼说,老师,我很想上,但是我考不上啊。

老师笑我,你还不知道你的高考成绩吗?

之后的十年里,我爸妈都拿这段既蠢萌又自豪的经历当茶余饭后的段子,核心思想是,看我女儿,高考出分当日,尚能淡定自若,还有拉琴的闲情逸致,可见心态稳的一批。

其实他们足够低调,但我也时常劝劝,少说两句,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你在秀优越。

但是也架不住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张掖本来就不大,听说中考出了个状元,只有作文扣了7分,其他科目全部满分,牛逼大了!

听说这人高考又考了个兰州状元,北大本硕。

这啥样的人?!咋能这么传奇呢!

老师们说了,木羽我教过,你看看人家的学习习惯,你看看人家的勤奋精神,再看看你们自己。

学生听了回家跟父母说,听说有个木羽,学习咋那么好?还是不是人?

家长听了到处打听,这孩子咋学的?父母咋培养的?取取经啊。

据说连我爸当初天天用来接送我的那辆刹车声响破天际的电动自行车都出名了,我爸为此在饭桌上被多灌了不少酒。

越说越夸张,越说越传神,多智而近妖。

“木羽”变成一个标志了,励志的典范。

前两天听朋友说,我初中母校,在校园里立了一块碑,上面贴着我的照片,记录着我的“生平”……

可吓死我了。

相比而言,高中母校就低调的多,没办法,优秀的学生太多,每年甘肃省的清北学生三分之二出自那儿,年年包揽全省前三甲。木羽是谁?估计只有带过我的老师勉强还有点印象。

十年后回看这些经历,大概是截至目前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想要低调也难免有点骄傲脸。

当年继清华招生组的电话后,北大招生组也找来了,亲身经历两边互掐抢生源,搞得我诚惶诚恐。

各大报纸媒体也来了,日报、晨报、晚报、商报……一个接一个采访,猝不及防、没有腹稿。

问,木羽同学,学习好的秘诀是啥?我想了想说,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

问,还有吗?我说,没了。

媒体估计觉得,这孩子真没“思想”。他们总结了下,得出结论,学习好的秘诀是“踏实认真”。

还要提供一张见报的照片。

哪有啊?高中时候又胖又土,也没件像样的衣服。在家拍了几张,不好看。爸妈说,走,外面影楼拍去。

我爸顺便在楼下扔了一板子鞭炮,震天响,忒高调。

当天折腾到凌晨才吃晚饭。

2

记得前几年有个新闻调查,曾经的高考状元现状如何?看了看,大多数,还是挺优秀的,但是,似乎没当年那么高光了。

还有不少文章,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

的确,以往人们过于夸大了高考的重大性,“一考定生死”什么的,确实有点扯淡。

毕竟,高考,拼的是1%的天赋和99%的努力。

而高考后,拼的是综合实力,拼家境、拼人脉、拼视野、拼思路。

高考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能让不同“阶层”的人聚集到同一个“阶层”,“高级”的学生继续走他们一出生就铺设好的路,“普通”的学生将会经历一个“质疑”“破碎”到“重建”的过程。

个别“普通人”会折在半路,因为实在接受不了颠覆。

越快走完这个历程的人,能越快地找到人生新的方向。

这个历程在我身上,显得比较缓慢。

首先要接受来到北大以后的平庸甚至落后,这个还算比较容易。

更困难的是,克服精神懈怠的陷阱,就是你看到身边的人都不怎么努力,还极度谦虚,问起兴趣爱好来都是“吃喝玩乐”,于是你也虚度时光,殊不知各有各的不努力的资本,什么围棋九段、什么跆拳道黑带,而你没有,毕业的时候看到人家该出国的出国,该工作的工作,懵逼了。他天天睡觉,还能拿到那么好的offer,凭啥?

你说凭啥?太天真。

工作以后又是另一片天地,立业、成家、赚钱、养娃,到这里,彻底接受自己的平庸和力不从心,学会满足。

事实上,阶层的流动和财富的积累,需要好几代的努力。

我跟爸妈说,在我这代,能够走出张掖这个“十八线”小城市,来到北京落户买房,已经是历史性的进步了。

将来我儿子,估计也得靠他自己的努力,去做到巩固他父母的物质基础,并且更进一步。争取到我孙子这代,能够一出生就有个比较殷实的物质基础。

三代都规划好了,我终于觉得对自己有了比较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随着时间推移,“高考状元”光环在逐渐散去。其实,高考状元也好,发挥失常也罢,再也没有人真正在意,它们只能是你闲聊自嘲的谈资,或者是关于年少时最五味杂陈的记忆。

3

所以说,寒门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吗?高考到底重不重要?

其实,真的非常重要。

这个论断看上去和之前的一大段论述相违背,但是,只要你家没矿,那么就要坚信,高考很重要。

即便家里有矿,也得有文化啊。

这里的有文化不仅指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有逻辑、有思想、懂是非。

前阵子做保洁的阿姨问我,儿子初中毕业,继续读高中,还是去学门技术?我说,必须读高中,不论今后做什么,必须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它是最基本文化教育。

而高考呢,更像是一张入场券。

有人调侃,它只会决定你将来在哪个校园打游戏。没错儿,在牛掰的大学校园里打游戏,你也许有机会加入ig,甚至自己建立一个LPL,但在普通学校打游戏,你成为大牛的概率就低很多。

为什么?圈子、视野、平台不一样,这些才是真正的门槛。

而跨进这个门槛的门票,就是高考成绩。

进这个门有啥好处?翻身的机会多。进不来,机会就少。这是个概率问题。

还有些高考无用论,声称小学毕业做生意还赚大钱呢,书读得多的,都读傻了。

抛开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的问题,做真正牛逼的生意,还是需要圈子、视野、平台,所以,这还是个概率问题。

十年来,头顶着状元和北大的光环,我也尝到不少甜头。大部分人一听到这个头衔,都会多瞅我一眼。

比如,找工作时候,有人建议我把高考成绩写在简历上,我厚着脸皮写了,就有面试官自言自语,高考状元啊;再比如,出去人家介绍你,会说,这位是北大硕士,偶尔跟某个领导或大人物认个校友、加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