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庆阁创立的校友企业深交所创业板IPO首发成功过会。继菲鹏生物、英科新创之后,今年厦大生科又有一家校友企业顺利IPO过会。
▲致善生物董事长李庆阁
年是厦门大学生物学科创立周年。从到,从中国鱼类和水生生物学奠基人陈子英教授、伍献文教授,海藻学奠基人曾呈奎教授,到如今合作破解二甲双胍靶点林圣彩与邓贤明团队、首次解析细胞坏死小体原位纳米尺度组织模式的韩家淮/陈鑫团队、开发出高阶多重PCR检测技术的李庆阁团队,百年生科不断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与此同时,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断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厦门的地方经济,培育发展出一批诸如致善生物、宝太生物、赛诺邦格、菲鹏生物等优秀校友企业,为厦门打造“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链”贡献厦大力量。
01.
缘起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深度耕耘分子诊断,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致善生物由李庆阁教授创立于年,企业名称来自“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门大学校训,秉承“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立志成为核酸检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让核酸检测技术普惠大众,为人类构建美好生活。
今年曾采访致善生物总经理吴钦,谈起李庆阁教授创办致善生物的契机。吴钦总经理与李教授相识21年之久,初识是在英科新创共事之时,彼时李教授已是英科新创的首席科学家。英科新创之后李教授还参与了厦门知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艾德生物(.SZ)的创立。
致善生物的创办,则是源自于李庆阁教授负责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耐药结核病及免疫学诊断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创办致善生物之前,对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李教授曾考虑借助行业企业进行,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李教授出于对自身研究成果的自信和对成果转化的需要,坚定地选择创办致善生物,开启了致善生物12年的发展历程。
吴钦向回忆了致善生物的几个关键发展阶段。在成立的前五年,致善与同业的生物医药企业一样都是处于“报证”、“蓄力”的阶段。其中令吴钦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时期是年,那一年是致善收获的一年。
年9月2日,致善生物的“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和“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这三个用于结核病的临床辅助诊断的体外诊断试剂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而这三个体外诊断试剂是国产同类产品首次获批,意味着致善生物打破了国外垄断。
▲年是致善生物收获的一年(图源:致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