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曾经有很多专家研究过国甘肃省的敦煌市升格为地级市的可能性,也包括一些甘肃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提出过敦煌设置地级市的建议。敦煌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等方面具有可行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敦煌在历史上即长期属于中央直辖的“郡”“州”一级行政建置,曾是古丝绸路上重要的国际性“都会”之一,拥有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遗迹。而且在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文化交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方面担负着重大使命。同时,敦煌又为甘、新、青三省区以及西藏、内蒙古西部重要的节点城市,因而敦煌有条件、有资格、有必要升格为地级市,以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后,建议修建柳园南站至敦煌的高铁,构成一条北起乌鲁木齐,经哈密市(新疆)、新星市(兵团第十三师)、敦煌市、格尔木市(青海省)、那曲市(西藏),南达拉萨的纵贯我国西部地区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及国家西部安全的提升。
一、敦煌在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央直辖的“郡”“州”一级行政建置
据我国的史料记载,早在多年前,河西地区就已设置郡县。《汉书·地理志》:“敦煌郡,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武帝元年即公元前88年,是年将敦煌郡从酒泉郡中分出,单独设郡,从而形成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格局。而《汉书·武帝纪》则载元鼎六年(公元前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敦煌从酒泉郡中分出单独建郡,是在武帝元鼎六年。今多数学者认同敦煌建郡是在武帝元鼎六年。
西汉全国共有个郡(国),郡属于中央直辖的一级行政区划,敦煌即为其一。之所以将敦煌单独设郡,其主要原因:一是敦煌距离酒泉太远,不便于管辖;二是随着敦煌作为西出西域的前进基地和丝绸之路枢纽地位的提高,需要提升其行政级别而单独设郡。在以后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均大体上沿袭了这一行政架构。
据《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十六国疆域志》等史籍,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仍设敦煌郡。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西凉庚子元年至五年(公元—年)敦煌还被西凉政权立为都城,可见其地位之高。据《魏书·地形志》、《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隋书·地理志》、两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史籍,北魏在敦煌郡的基础上设敦煌镇,其管辖范围扩大至酒泉军(今肃州区)、伊吾戍(今哈密市)等地;西魏、北周在敦煌设瓜州,隋代仍设敦煌郡,唐代设沙州(敦煌郡),并一度将西域南部的石城镇(今若羌)、播仙镇(今且末)划归沙州管辖。
据唐宋正史及大量敦煌遗书记载,晚唐五代宋初在敦煌设立归义军政权,其管辖范围一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及哈密等地。据黑水城出土文书等记载,西夏仍设沙州,并设沙州监军司,属于西夏一级军、政建置。据《元史·地理志》等记载,元代设沙州路,属于甘肃行省直辖的一级行政区划。据明清史籍及地方志记载,明嘉靖三年(年)封闭嘉峪关,敦煌遂成为关外少数民族游牧之地;清雍正年间在敦煌置沙州卫,后改设敦煌县,敦煌遂降格为县级城市。
可见,从公元前年西汉建郡起直到清末,在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部分时间均在敦煌设立国家一级行政区域,元代为省级直辖的一级区域。如此设置是有其历史发展传承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值得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借鉴。
二、敦煌曾是古丝绸路上重要的国际性“都会”之一,拥有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遗迹
史实表明,敦煌是古丝绸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东西方文化交汇交流交融的重镇,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际性都市之一。东汉应劭解释敦煌二字:“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又云:“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意思是说由于敦煌在开辟西域方面的重大意义,所以才赋予它这样一个具有盛大含义的名字。随着丝路的畅通,敦煌迅速发展成为西出西域无可替代的咽喉枢纽。早在西汉于河西“建四郡,据两关”时,出敦煌往西域辟有南北两道,敦煌就成为汉王朝向西发展的重要根据地。
两汉经营西域有如一幕幕话剧,而敦煌既是汉政府导演话剧的后台,也是政府决策西域的耳目。汉破楼兰、姑师,联乌孙,伐大宛,与匈奴争车师,远征康居,凡征战敦煌又是前线重要的物资、人员补给基地。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年)汉罢西域都护,元初七年(年)又置西域副校尉,代替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西域副校尉就长驻敦煌,担负着“西抚诸国,总护南北道”的重任,敦煌又一度成为中原王朝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
丝绸之路的开拓,使敦煌成为中国历史上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成为中原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吐纳口,河西走廊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条通道。出塞入关、东来西去的使臣、商旅都要通过河西,驻足敦煌,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各类人员,多者一年十几批,少则五六批,每批几百人,至少也是百余人,呈现出使者“相望于道”的盛况。汉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相继远嫁乌孙,龟兹王及夫人乌孙公主来朝,以及一批批使者、商队均经由敦煌往返,有时人流车队浩浩荡荡,官员相迎,武卫相随,规模、气势非同一般。
降及曹魏,敦煌通往西域的道路由汉代的南北两道增至三道。《魏略·西戎传》:“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即新增敦煌经通高昌(今吐鲁番)以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以远的新北道。时任敦煌太守仓慈实行保护与鼓励西域人员通过敦煌到内地经商、优待过往客商的政策,并公平市价交易,愈加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后汉书·郡国志》引《耆旧志》云敦煌“国当乾位,地列艮虚,水有县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川无蛇虺,泽无兕虎,华戎所交,都会也”。即敦煌发展成了华夏民族与西方各民族交往的国际都会。
迨至隋唐盛世,丝路交通更是空前兴旺。隋代裴矩《西域图记》记赴西域有北、中、南三道,但无论哪一道都“发自敦煌”,“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于敦煌文书等史料可见,唐五代不同时期以敦煌为中心通往西域曾辟有六条道路,即敦煌北通伊州(今哈密)的稍竿道,西北通西州(今吐鲁番)的大海道,西北通焉耆(今新疆焉耆)的大碛道,西南出阳关通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今新疆和田)等地的于阗道,南通青藏高原的奔疾道,又由敦煌东边瓜州通往伊州的第五道(莫贺延碛道)。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使其可以长时期地吸收、汲取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含英咀华,啜饮东西方文明的甘露芳醇,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卷帙浩博的敦煌遗书和数十万平方米的敦煌壁画等即在此方面有着生动的反映。
正由于此,敦煌拥有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遗迹。敦煌遗书中不仅保存了约6万件公元4—14世纪的汉文文献(含莫高窟北区发现的文献),而且还汇聚了大量中国国内少数民族文字以及一批西方国家民族文字的写本,如吐蕃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突厥文、梵文、婆罗迷字母写梵文、怯卢文、希腊文、西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等语言文字的文本,可谓兼收并蓄,应有尽有。这么多古代东西方民族、国家的文献汇集一地,本身即表明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学界普遍认为,敦煌文化是一种在中原传统文化主导下的多元开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不少来自中亚、西亚和我国西域、青藏、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和营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的斑斓色彩。
现今敦煌一带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达4处之多,即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瓜州锁阳城,若再加上敦煌汉长城遗址(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敦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可达“4+1”处,这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不仅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莫高窟为世界上仅有的两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条标准的文化遗存之一。敦煌又是最能代表丝绸之路学术文化的、国际瞩目的显学——敦煌学的故里。敦煌真可谓人类文化皇冠上耀眼的明珠,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被誉为“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段名言:“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诚如其言,敦煌为丝绸之路上东西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汇流、交融与创新之地,敦煌文化堪称丝绸之路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正因为如此,很有必要提升敦煌的城市级别,以与其所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灿烂的文化禀赋相适应。
三、敦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担负着重大使命
敦煌不仅是万余千米丝绸之路上文化积淀最丰厚、最能代表丝路精神与文化精髓的城市,而且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历久弥新。敦煌所体现的国际性、包容性、开放性、亲和性和跨时空的创新力,是唤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记忆、联络沿线国家人民情感、加强我国与沿线各国人民文明对话、扩大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是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提高中国文化感召力、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以文促情”“以文建信”“中国内涵、国际表达”的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敦煌文化具有的特殊魅力与重大意义,在今天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独具优势,大有可为。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届敦煌文博会上通过的《敦煌宣言》,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各国文明对话、文化交流、文脉融通的新的共识,标志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机制的建立,将为今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每年举办一届文博会。由此可见,敦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担负着重大使命,作为国家级的国际文化交流大平台,这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显然其行政级别过低,因而亟待提升其城市等级,将敦煌升格为地级市。
四、敦煌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担负着重大使命
敦煌文化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三区”中重要一区的“核心”所系,担负着引领、带动整个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扮演着整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龙头”的重要角色,担负着增强甘肃省文化软实力、带动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提升甘肃省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甘肃省对外开放水平的重任。重任所系,因而很有必要提升敦煌的城市等级。
五、敦煌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需要提升其城市级别
早在20世纪80年代,敦煌就被确定为带动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年敦煌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敦煌旅游经济开发区”,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年前后又先后被中国城市论坛评为中国29个“感动世界品牌城市”之一,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和国际度假联盟授予“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年,在甘肃省的大力支持下,敦煌又提出在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及实施方案。拟依托敦煌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围绕“四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塑造“学术敦煌、艺术敦煌、数字敦煌、佛国敦煌”四大国际文化品牌。重点培育八大新兴文化业态,实施“工程”,从而将敦煌建设成国际文化名城。
年3月,甘肃省又出台《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敦煌以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以弘扬敦煌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创意、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田园城市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型城市,争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排头兵,构建国家文化向西开发的战略平台,实现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打造“文化圣殿,人类敦煌”。欲实现上述创建目标,使敦煌发挥更大影响力和引领带动作用,无疑很需要提升其城市级别。
六、甘肃省西部城市与行政区划科学布局的需要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不同级别城市科学合理的布局,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高效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现代行政区划理论认为,行政区域应管理方便、节约成本、高效运转、布局合理。现行酒泉市的行政区划是甘肃省地级、县级行政管理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中不科学、不合理的行政区划是最重要的原因。
酒泉市现辖2个县级市(玉门、敦煌)、1个县级区(肃州区)和4个县(金塔、瓜州、肃北、阿克塞),全市国土面积广达16.8万平方千米,年七普常住人口.57万人。在全市7个县市中除玉门市和金塔县距离酒泉市政府所在地距离在千米以内之外,其余几个县市距离肃州区都颇为遥远。敦煌市城距肃州区远达千米,瓜州县城距肃州区千米,而肃北、阿克塞县城距肃州区均接近千米,如此一来酒泉市县的行政运行管理成本很高。而瓜州县城距敦煌市的距离不超过千米,肃北、阿克塞两县距敦煌市的距离均约80千米。
若敦煌升格为地级市,将瓜州、肃北、阿克塞3县划入,不仅可大大节约运行管理成本,而且将给予敦煌经济、文化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撑,大大加强这4个县市间的联系,有利于做大做强敦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及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七、敦煌为甘、新、青三省区以及西藏、内蒙古西部重要的节点城市,有必要提升其城市级别,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功能
敦煌位处甘肃、新疆、青海三省区及内蒙古西部的交汇处,在历史上其影响力就一直辐射到这些地区。远的暂且不论(如前面提到的东汉时“护西域副校尉”就设在敦煌,“西抚诸国,总护南北道”),就拿新中国成立以后来说,20世纪50年代初,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正地级建制)就设在敦煌,以沟通克拉玛依、玉门、青海冷湖等地所产原油的运输,直到今天青海石油管理局的生活基地仍然设在敦煌七里镇,人口超过5万。
又如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敦煌又是进藏物资的主要集散地。50年代末兰新铁路通车后,内地大批进藏物资先由铁路运至柳园车站(一度改名为敦煌车站),然后再用汽车经由敦煌而运送到格尔木、拉萨等地,敦煌又是青海西部和西藏重要的蔬菜、瓜果等食品的供应基地。
敦煌更是享誉海内外的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队伍中阵容最强大、最具实力的敦煌研究院(正地级建制)的所在地,该院除负责管辖、保护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之外,同时还统管、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炳灵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石窟寺等。
近年来随着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的建成通车、敦煌航空口岸的开通,敦煌更是逐步发展成为贯通甘青新藏四省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河西走廊的次区域中心城市。今天在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和“一带一路”深入发展的新时期,敦煌必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因而很有必要提升其城市等级。
八、修建柳园南至敦煌高铁的重大意义
毋庸置疑,便捷、完善的交通是一个城市成长、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为此,有必要提出一个建议,即修建柳园南站至敦煌之间的高速铁路(仅约千米,且沿线绝大部分路段为砾石戈壁,根本无须开凿隧道和架设大中型桥梁,占用农田长度不超过7千米),使敦煌直接与已建成的兰新高铁连接,将敦煌联入全国高铁网,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目前敦煌的交通设施来看,已建成瓜(沙)敦(煌)高速公路,并可进而连接G30线(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与国道线(上海至伊宁公路),同时国道线(红柳园一敦煌一格尔木高等级公路)亦通过敦煌。航空方面,敦煌机场已开辟为国际航空口岸,为甘肃省内仅次于兰州航空口岸的重要口岸,开通国内外十余条航线,并拟进一步发展。铁路方面,已建有柳(沟)敦(煌)铁路可与兰新线相连,又有敦(煌)格(尔木)铁路并可进而连通青藏铁路,但缺少高速铁路。
柳园南至敦煌高铁建成后,不仅可以大大方便敦煌与国内主要城市的联系,而且由敦煌经乌鲁木齐可直达阿拉木图、努尔苏丹、比什凯克、塔什干、杜尚别、撒马尔罕、德黑兰等地,大大方便敦煌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联系,增强敦煌在丝路沿线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此条高铁建成后,向南经敦格铁路可与青藏铁路连接起来,由此可构成一条北起乌鲁木齐,向东南方向经由吐鲁番、新星、哈密、敦煌,再向南经格尔木,南达拉萨的纵贯我国西部地区的南北向全长约千米的铁路大动脉。这样不仅可将新疆与西藏直接连接起来,而且这条铁路贯通我国西部新、甘、城镇化与城市群青、藏四省区,构成目前我国境内最西的一条贯通整个南北方向的铁路大动脉;同时这也是一条贯穿西部战区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不仅具有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而且在军事上及国家安全等方面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基于上述理由,建议甘肃省向国务院申请,将敦煌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同时调整现行酒泉市的行政区划,将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4市县划归新的敦煌市管辖,将目前的敦煌市改名为沙州区。
从历史上看,自西汉建郡伊始敦煌郡所辖敦煌、冥安、渊泉、效谷、龙勒、广至6县,其范围就大体上相当于今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4县市地域,以后各代也基本上维持了这一区划,亦即传统的“瓜沙”地区,这也是有其历史继承性与合理性的。新的酒泉市可管辖肃州区、玉门市、金塔县3市县区,以后还可考虑嘉峪关市与酒泉市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