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现场采访、找管理方协调、回复寻求帮助的读者……这是“记者跑腿”栏目记者每天的工作内容。
10月初的一天,“记者跑腿”栏目记者孙建荣早早出门,去采访解决吴大妈遇到的难心事。她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花1.7万多元买来90盒药品,服用后不仅毫无效果,反而身体出现不适。孙建荣去现场采访,联系协调厂家,并刊发报道,一个星期后,此事得到圆满解决。欣喜之余,吴大妈向记者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这是市民对“记者跑腿”栏目的肯定,也是对记者的鼓励。
获老百姓认可收到锦旗
“没有记者的介入帮忙,被骗的1.7万多元钱很难拿到手,谢谢《兰州晚报》的记者编辑们!”11月27日下午,吴大妈专程来到兰州晚报编辑部,将一面写有“为民办事效率高真情服务解民忧”的锦旗送到晚报都市新闻部“记者跑腿”栏目组,以表示感谢。11月20日,晚报“记者跑腿”栏目刊发了“老人买药服用后不适退货遭拒绝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刚开始我给对方打电话,药企还说你想退就能退吗?很明显在欺负老年人。你们记者打电话采访后,经销商语气客气了,还是媒体力量大。‘记者跑腿’栏目真正为民解忧啊!”吴大妈送锦旗时说。74岁的吴大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等老年病。10月初,她突然收到一个快递,打开发现原来是一个小录音机和一本杂志,里面讲解的全是吃了这药后如何治好病的案例。在销售人员的诱导下,她深信不疑,药企前后快递来90多盒药,共计1.7万多元。服用药品后,她的病情并没有丝毫好转,身体还出现多处不适。于是,她便向对方打电话提出退货,却遭到销售人员拒绝。“我是晚报老订户,从报纸上看到‘记者跑腿’能帮忙,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通了热线电话。”吴大妈说。记者接到求助后,立即进行了采访,并与山东济南的经销商取得联系,经过记者不懈努力,药商承诺收到剩余药品后,会给她退钱。一个星期后吴大妈收到退款,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九成投诉得解决
年5月13日,晚报推出为民便民服务类新闻栏目“记者跑腿”,刊发了大量民生服务类新闻,深受老百姓喜爱。同时设立了“记者跑腿”工作室,开通线上报料,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记者跑腿”频道,以服务群众、为群众排扰解难为己任。“记者跑腿”的大量新闻线索属于群众的投诉和维权,需要进行舆论监督。晚报对于这类投诉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替百姓办事为原则,让媒体做政府和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不上交矛盾。
5月19日,九州中心花园小区业主李先生反映,去年他所在的单元楼加装了电梯,但始终无法正常使用。询问电梯安装公司后,12户居民才知道,他们所安装的电梯并未向政府申报补贴。如此一来,12户居民分摊的费用多则上万元,少则数千元。经过记者对此事件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