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办学实力
人才培养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厅级以上奖励11项,建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公司1个,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就业岗位月平均起薪元以上,在行业和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教师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项,3名教师获国家注册测绘师认证、8名教师取得“无人机”驾驶证,教授3人,副教授5人。
科学研究
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生产案例库1个,主编特色专业教材4部,完成厅级以上教材项目4项(其中2项获厅级教学成果奖),建有校内生产型实训室5个。
完成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专利1项,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核心论文4篇)
社会服务
与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浙江德远地理信息有限公司等23个企事业单位构建了深度合作关系。
校企共同完成社会服务项目12项、横向课题4项。
文化传承
师生共同完成榜罗会议纪念馆、中国工农红*西路*纪念馆等甘肃红色教育基地的三维全景建设工作,连续三年“三下乡”工作获厅级以上奖励。
国际交流
国内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两门(地图设计与编汇工程测量技术)。
历年来已有十余名学生通过游学、派遣等方式在海外就业。
02行业认知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时空信息分发与应用服务等为基础,以时空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时空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与应用服务的高技术服务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智慧国土”“生态国土”和“美丽中国”,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由“大写意”进入“工笔画”时代,大批工程企业“走出去”,参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测绘作为基础保障服务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港口、建筑等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传统测绘行业转向时空大数据产业
现代测绘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延伸拉长了产业链。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由外业采集向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以及相关联服务业需要大批从事时空大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技术技能人才。
承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基础性作用
水利、建筑、交通、国土、规划等行业基础建设和管理都必须首先进行测绘,并提供以地理数据为核心的时空框架数据资料,因此测绘工作者被誉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先锋。
服务乡村振兴和遥感数据库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将在服务乡村振兴和遥感数据库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农村地籍测绘、乡村规划、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村宅基地调查与确权、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方面提供时空信息保障
03专业介绍
(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04现代学徒制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作为学院首批实施专业类招生试点,考生可在填报志愿时按专业类填报,入校第一学期后再根据岗位需求、阶段性学业成绩,由学生本人自愿选择专业类内专业,如有跨专业类转专业意愿且符合条件者也可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类学习,增加考生选择专业的灵活性。
同时,学生在第一学期可通过参加来校招聘企业的宣讲会,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求,灵活选择以下企业进入现代学徒制培养班级,并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在校期间享受企业奖学金、实习补贴等资助,增加学生选择企业的灵活性与定向培养的针对性。
05就业服务06优秀校友
李伟伟,男,14级工程测量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积极创业,成立甘肃方维勘查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万,运营良好,成为测绘学子毕业后在本行业创新创业的典范。
巨喜峰,男,年考入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习,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锐意进取,学习成绩常年名列前茅。年顺利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继续深造,在校期间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在年被*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生专业录取。成为测绘学子攀登知识知识高峰的典范。
07联系我们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