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怀念父亲 [复制链接]

1#

原创于年11月16日

我的老父亲走了。在母亲离世五年半之后,父亲于年10月16日清晨驾鹤西归,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6周岁。

当日上午,在北京上班的我接到家兄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突然去世的消息,顿感天旋地转、脑海一片空白、心中无比悲痛,急忙预定回去的机票,无奈当日次日直飞机票全无,只能绕道飞行次日到达。在强忍悲伤下午开完会议并办理好手续后,当晚飞抵西安,与出差在外从哈尔宾飞往西安的我爰人会合,17日中午又飞到嘉峪关,与一大早从北京飞兰州又飞嘉峪关的儿子一起匆忙赶回了家中。家人们已经将父亲入殓就绪、布置好了灵堂。氛围庄严而肃穆,简单而隆重。我能做的就是与姊妹们一起点纸、上香、守灵,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18日天空晴朗,日月同晖。上午亲朋好友及乡亲们陆续前来吊唁,送父亲最后一程。父亲忽然间与我们阴阳两隔,使子女们心如刀割、伤心欲绝。伴随着阵阵悲伤的唢呐声,子女们长跪灵前,失声痛哭,悲痛万分。肝肠寸断泪湿衣,沉痛悼念老父亲。同时,在先生的主持下按照习俗逐一完成了吊唁的相关仪式。天在坠落,地在颤抖,微风在传送着我们的声声哀痛…19日清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在众多人的帮忙带动下,非常顺利地将父亲与母亲合葬,入土为安。当晚亲人们到坟前上香烧纸叩头,祭奠父母。父亲走的很突然,令我们猝不及放。您前一天刚从县城回到乡下老家,次日凌晨便离开了我们。您似乎能预知未来,在冥冥之中为自己安排了归宿,没有留给子女们在病床前尽孝侍候的机会,没有增添一点点麻烦,甚至未聆听到您最后的教诲,让我们非常地不安和深深的感动。本来,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年初就让父母搬到县城新买的楼房居住,生活条件相对舒适方便一些。父母共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日子过的简单轻松快乐。母亲离世后,父亲一人坚守了五年多。您一直是肠胃不适、吃饭不好,近两年身体已消瘦了许多。去年开始您的听力又明显下降,交流不便。前一阵您说吃不下饭、不通畅、精神欠佳,却又不愿接受治疗,想回到老家去住,但因家中无人照料都劝您别回去了,我也原准备11月份回家陪您一阵的。这次您执意要回去,结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想您一定是感到了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孤独,只有回到老房子心中才会踏实。您带着一分祈盼,在坚强的等待中,与刚从兰州回来的长子一同回家后便精神放松,没有了信念支撑,轰然倒下,撒手人寰,使儿女失去了慈祥的父爱。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辈子生活在西北农村。青少年时期历经艰辛与苦难,吃不饱、穿不嗳,尝尽了人生的辛酸。中年时期先后两次担任生产队长达二十多年,您整日奔波在田间地头,为集体生产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了养育7个子女,您费心劳神,艰难度日。包产到户后,您带领家人一起辛勤劳作,全力维持着家庭生计,操碎了心,您一直是一大家子人心中的顶樑柱。随着子女们逐渐长大成人,家庭的困境才逐渐有所好转。

父爱如山。年我15岁离家上学是您送我到了玉门。我参加工作后,您多次去玉门看我。年8月我出差顺带您去了趟北京和辽宁姑妈家,第一次走出了远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您非常高兴,说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我成家后,在玉门、哈密的家中您和母亲均与我们一起居住过。年初您们一起到廊坊住了几个月,与多年未见的姑妈一行见面并在北京游玩,此后您再没有出过远门。年我搬到北京居住后多次请您去北京住一阵,您就是不来,我知道你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多年来,身在外地的我每次回家都与父亲有交流或经常通电话交谈。您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善良、做事要认真,人与人之间要多帮忙、少添麻烦。您一直坚持早睡早起、煅练身体。在县城居住期间,每日到外面转悠,小区、广场、街道、商场等地均留下了您的足迹,完全熟悉了县城的生活环境。您一直坚持自我生活、自食其力,每日上香祈福长达四十年之久。您没上过学但认识不少字,时常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