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投资是基于详尽分析、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是投机。”自格雷厄姆这一定义面世以来,近百年间“价值投资”理念不仅风靡全球,还从个人投资实践渗透到了投研团队管理中来。韩冬燕和诺安基金权益投资事业部的发展,就是其中的践行案例之一。
在诺安基金,韩冬燕顺利实现了“研究员-基金经理-投研团队负责人”的职业进阶。在诺安基金新的发展起点上,韩冬燕将继续践行价值理念,以新晋团队负责人角色,朝着“打造风格多元、积极向上、专业精湛的权益投研团队”的目标稳步迈进。
韩冬燕简介
韩冬燕,硕士,曾任职于华夏基金,先后从事基金清算、行业研究工作。年1月加入诺安基金从事行业研究工作,年起担任基金经理,年1月起担任总裁助理兼权益投资事业部副总经理,年4月起出任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
从“双料金牛”得主到团队管理者
年1月,韩冬燕加入诺安基金,从事行业研究工作,自年起担任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韩冬燕管理着4只基金,其中诺安先进制造股票基金与诺安中小盘精选混合基金的任职回报,分别超过%和50%。这两只基金在年分别获得中国证券报颁发的“三年期开放式股票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和“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项,韩冬燕也一举成为“双料金牛”基金经理。
“投资决策类似于深谋远虑后的冒险,但每次冒险都是斟酌再三后的行动。一次次的行动,就构成了我们的长期投资过程。”韩冬燕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投资实践林林总总,但本质上都可看作“风险-收益”权衡分析。她认为,投资的两端是风险和收益,业绩度量基础则应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其中,风险可分为波动风险、不涨或涨得太慢的风险、永久性损失风险三种。而好的权益投资,不仅需要基金经理不惧怕第一种风险、警惕第二种风险,更要尽力避免第三种风险。
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倾向于把技术从中抽离出来,加以固定流程来重复操作。但即便在投资理论高度体系化、量化模型高度程序化的今天,工具理性依然不是做好投资的充分条件。实际上,如其他优秀价值投资者一样,韩冬燕行之于途应用于心的,也是一种“自省”式的投资法则。
韩冬燕表示,价值投资是一种上升到理性高度的、善意的、可持续修正提升的投资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超越随机游走的专业投资理念,是创建研究体系和投资策略的前提。践行这种理念的投资者,既能为持有人创造长期价值,又能从对交易的领悟中,持续提升自身的投资素养。”
韩冬燕进一步指出,提升投资素养的有效实践,需要“理”和“智”相互结合。所谓理在有“法”,智在有“度”。一方面,求“理”要反对模糊笼统的臆断,找到本质驱动因素并详加考察,进而预判其变动方向;求“智”则要在“过程”和“程度”中去理解市场的变与不变,尽量避免对各因素进行过分确定的区分,以及对动因进行过分的简单化分析。比如,在考虑安全边际时,要避免对估值进行简单的线性考虑,不能把历史估值标准视为“路障”,而应作为“界碑”,在这基础上去做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和动态权衡。
但韩冬燕也说道,投资行为是持续而无形的,要长期超越市场,既需要宽覆盖的深度投研,还需要对非理性自我和有限理性的警醒。因此,在有效投资实践基础上,形成高度开放共享、互相促进的投研平台,就显得很有必要。
“投资回报本质上是源于个股的价值挖掘,个股价值可分为价值低估和价值创造两大部分。对这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基金经理则形成了不同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对个人而言,投资不啻于一场冒险,每次冒险都是深谋远虑后的行动;但在团队合作中,投资却是一桩独立又充分合作、自信又谦卑的事业。”韩冬燕说。
韩冬燕表示,做基金持有人资产的守护者,在努力避免永久性损失风险的基础上获取长期优秀的年化回报,是她和诺安基金权益投研团队的共同追求。诺安基金以“合规诚信、积极向上、专业精湛、永远追求更好”为目标,启动了一系列自我提升举措。同时,从个人投资者向投研团队管理者转变后,韩冬燕也在通过投研体系搭建、投研策略优化等管理实践,朝着“打造一支风格多元、积极向上、专业精湛的权益投研团队”的目标迈进。
四大策略完善投资体系
韩冬燕表示,在投研团队的管理实践中,她会扮演三种递进式的统筹角色:正确理念的倡导者、投资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者、组织运营的督促者。
韩冬燕认为,诺安权益团队的理念是统一的,即基金经理都持有价值投资理念。在这基础上,才是多元策略风格的各自发挥。“我会充分尊重基金经理的投资自主权。但多元风格的背后,应是基于专业的深度研究,和超越随机游走的投资理念。”
“在投资实践中,团队成员可以进行有限择时,但我更会鼓励他们回到行业比较和微观选股上,基于个股研究框架筛选出优质标的。在这过程中,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