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扬子晚报网7月24日讯(通讯员周越张婉怡记者陈咏)暑期,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镜头中的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一线,用镜头捕捉乡村振兴细节,探索扬州这片土地上的风俗民情。走近东关城楼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扬州市广陵区摄影家协会支持。活动开展之前,摄协先后举办了两场以“扬州生态美”和“生态高邮湖”为主题的讲座,对团队成员进行技能培训。会上,摄协副主席周靖宇老师向同学们传授了摄影构图中如何把握好光和影的技巧,指导同学们应用框架式、三角式等构图形式,希望同学们将这些技巧灵活运用,探索摄影艺术的无限可能。聚焦非遗技艺炎炎夏日,“镜头中的三下乡”实践团踏入江都农机科技小院等地,聚焦正在此处辛勤耕耘的“锄禾兴农”实践团,用影像记录下乡村振兴实践历程。成员们深入现场拍摄,用镜头捕捉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深耕的背影。“我们想通过摄影这一艺术形式,记录学院各支三下乡团队的活动,展现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风貌和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同时发挥摄影艺术的美育作用,以美化人、以美育人,提升师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团队指导老师宋凯说。来到广袤田野记者了解到,该实践团队还对扬州独特的风俗民情进行了探索。成员们行至东关街,跟随景区工作人员了解本地特色建筑的同时,专门对谢馥春等本地老字号进行深入采访和视频拍摄,传播扬州传统民俗的特点和魅力。实地考察过程中,实践团队还有幸见证了传统非遗漆扇制作的全过程,体味到了原汁原味的本土风情。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汪志国老师表示,逐梦田间地头,探寻风土人情,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时代需要青年,希望能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出力流汗,走到更多现场,多看勤学,不断锤炼,激励更多当代青年投身建设,不负青春。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