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兰州大学教授国内高校大部分研究生的基础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治的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36669.html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生的基础真的好吗?》,作者是兰州大学教授陈新平。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当下研究生的一些现状,说:“有一种说法,研究生的基础很好,就是创新性不够。真的是这样吗?还真不是,除了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研究生的基础其实并不扎实。”

最近,笔者的一篇文章被网友也做了类似的评论,说:“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对于研究生以前的中国学生和中国教师来说,提出问题并不重要,更不必要,所以从来不鼓励提问题,重要且唯一重要的事是考好试,解答好现成的题目!一直经历着不提问题的应试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突然叫这群从不提问题的考试能手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当然有难度了!顺便多说一句,仅从教育和科研的角度来说,美国只要不作死,就仍将长期领选中国!因为美国有大批从小就会提各种稀奇古怪的学生和大批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的教师!这样的教育使得研究生阶段以前很一般的美国学生,在发现和探索新知时完胜中国的精英和研究生学霸们!”

也有人说:“个体能力智商各方面是正态分布的,研究生扩招了自然平均水平下降,没什么好奇怪的。美国大学也就前面来所不错吧。其他也一般般。另外,学习动力不足。手机占用大量时间。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大学生自己贷款读书的多一些。而国内基本上都是父母出钱,学习动力又弱一点。”

美国的教育,不管是考试,还是作业,如果学生照搬书本的结论进行答题,很可能只拿到最低分,而在中国,这样的学生常常是满分。这是因为美国教育要求学生必须知道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结论如何推导出来的,公式如何概况出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而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基本上都是靠死记硬背,比如高中阶段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如果记忆力好的话,靠背诵公式和定义,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到了大学阶段,很多老师也并不知道这个公式证明推导出来的,只是把结论性的知识跟大学生讲一讲,具体为什么这么做就难以展开了。

因为中国当前的很多大学老师,都不做科研,或者做一些肤浅的科研,自己本身就搞不清楚所有知识的来龙去脉,哪里有能力和大学生讲清楚,所以中国的大学老师,往往避开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点,喜欢选择一些常识性的、容易记忆的知识点给大学生上课。大学生也已经早就习惯接受这样的知识灌输,知道考试重点就满足了,还哪有心思去追究这个知识点从哪里来的。

这样两种教育模式,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习惯,一种学生喜欢问为什么,如何做到的,喜欢搞点不一样的新东西出来;另外一种学生喜欢照搬现成的东西,不喜欢思考为什么,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照抄就对了。

这样纯粹的知识灌输教育,导致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由于基础知识纯粹靠记忆,在创新能力上非常不足,不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题,只安于做一些别人已经做出来的课题。

即使经过3年时间的科研训练,大量研究生到了毕业的时候,仍然没有基本的文献阅读能力、没有基本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没有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没有最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从小的知识灌输教育导致的基础不扎实。

要改变研究生创新力不足的现状,国内高校能够做得不多,最应该改变的还是义务教育,只有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不再鼓励“分数为王”的学风,才有可能改变从小只会背诵和记忆已有知识的习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