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yushiels.com/m/陈志佳
佳禾资产创始人,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于年创办佳禾量化工作室。量化交易者,以中短线交易为主,多年来业绩稳健。
精彩观点
期货市场,乃至股票市场,规则在变,投资者结构在变,市场规则在变,还有各种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都是处于变动中的,那就导致我们正在使用着的模型和开发好的策略,终有一天它会失效,投资上,是没有一成不变,一招鲜吃遍天的交易圣杯的。
我们目前的交易体系,是有一整套大的普适通用性的系统来搭建的,它们的根本思想、底层思想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大前提。
在入场环节这里,我们既用到一些算法来分辨多空,也会用到一些算法来过滤震荡,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永远处于持仓状态的交易方式,它是除了开多开空,还有空仓等待时间的。
触发了委托价之后,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比如30秒、45秒、1分钟内,以这个委托价格上下浮动N个价位,能够满足的话,我们都会允许去成交。那它就不是一种定点、定时、定量、定价的撮合模式,这样,它的容量可以提得更高,冲击成本的影响可以更小,它既能够成交也可以解决容量。
我们开发的是普适性、通用性的交易体系,实际上我们整个体系研发的根本,它只是研究价格波动的规律,它跟品种、板块、周期,其实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工具可以有多种,前提是要有完善、缜密、符合逻辑性的这种交易思想,提供到给它之后,它在这个基础上去做的数据开发工作,那才有可能是我们可以在实战当中获得比较不错的盈利。
七禾网1、陈先生您好,感谢您和东航金融七禾网进行深入对话。据您介绍,您年大学毕业,年就开始全职交易。请问您在还没有实现长期稳定盈利的情况下就转为专职交易,起初心态上有哪些变化,是否感到有较大的压力?
陈志佳:我们年就开始全职交易,也是因为有高校的一帮师兄弟,还有我们的老师、教授,一起组的一个工作室团队。那时候在大学时期拥有一些经济学理论,但是实操层面还是比较薄弱,特别是IT、编程方面,是在年转全职交易的时候才开始学的,基础比较浅,大部分还是偏理论层面,在编程跟开发模型策略过程当中,我们一开始是空白的,那时候觉得这是一个零的东西,要去冲一冲、试一试。
但是确实也发现前面的那两三年,、、年,是一直在各种尝试,各种弯路都试过。我们那时候每个人的启动资金也就十几万、几十万这样子,当时就觉得如果试不好,钱都亏完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数目也不大。那时候的心态,就是想把这个作为一个新的事业,要做长久,但是也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熟悉的事情,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七禾网2、您于年开始全职交易,至今已经十年。做了十年的期货交易,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志佳:到今天为止,我们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期货市场,乃至股票市场,规则在变,投资者结构在变,市场规则在变,还有各种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都是处于变动中的,那就导致我们在使用着的模型和开发好的策略,终有一天它会失效,投资上,是没有一成不变,一招鲜吃遍天的交易圣杯的。市场永远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所以投资的理念、思路,包括正在开展的交易模型,都需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地进行微调、修正,来跟上市场的变化。这是到今天为止,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感受。
七禾网3、在这期货交易的十年时间中,您的交易理念、交易方法经历过怎样的变化?
陈志佳:分了好几个阶段,我们最早也是从IF开始做的期货交易,那时候有做它的趋势投机策略,也有做它的跨期套利策略。那时候是偏单一品种,在算法方面也比较简单,而且做得偏低频,做中长线,像日线、周线级别,我们在、、年的时候,都是做中长线,那时候品种也比较单一,这是早期的一个阶段。
慢慢地到第二阶段,年六七月份,股指开始受限,后来又有熔断,我们也跟早期的一些程序化交易者一样,从股指转到了商品,除了品种数量增加了,在交易算法、交易周期上的变化,还没有那么明显。
现在这个阶段,就会要求品种足够的多,交易次数足够的多,然后策略算法,包括我们的开仓、平仓条件,资金管理,对于止损止盈的应用,对于市场波动率的考虑等多个方面,就会更加的完善。
七禾网4、您表示,期货市场的交易者结构变化相比股票市场要快得多。从量化交易的角度来看,您认为这十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特点、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志佳:我自己的感受是,期货市场这种杠杆带来的快进快出,一些投资者在超高杠杆的情况下进来冲一把,这样的人以前多,现在其实也蛮多。所以才导致国际形势或是国内经济有明显大的变动,包括汇率有大的变动的时候,国内几个交易所就会大幅提高这些品种的保证金、手续费来抑制市场的投机性。我们觉得,市场投资者的这种不理性,是会被逐步纠正,因为交易所、监管者,是非常积极地在调控。比如年有非常流畅的连续性行情,基于大面积的放水、降息,导致商品价格的连续上扬,让不少投资者挣得盆满钵满,也引进了新的投资者进来。哪怕以前只是一个股民,甚至是一个普通的群众,他看到期货市场这样的暴利,被身边的人影响之后,他也就介入进来。那在年,包括今年,在国家调控、交易所提高保证金、手续费,抑制流动性后,他们进来其实是一个被割韭菜的群体。我们觉得,投资者的这种不理性,还是会存在,监管这边的调控越来越积极。
年的那种黑色系大行情,包括年的全品种大行情,后面还会不会有呢?我们觉得监管力度在加强之后,要再出现年的这种超牛行情,其实是有困难的,普通投资者,或者是期货新手介入到期货交易来,他存续的寿命,依然会很短。还是要有一个完整的量化团队,要有足够强的研发能力、策略开发能力,以及有足够强的软硬件配套,才有可能在这种形式多变,又有监管出手的行情中生存。
七禾网5、请问您目前期货交易实盘一共有几套交易策略?每一套策略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陈志佳:我们目前的交易体系,是有一整套大的普适通用性的系统来搭建的,它们的根本思想、底层思想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个思想体系下,我们目前实盘着的,分成六套交易策略,每一套交易策略之间,品种选择会略有不同,品种的仓位结构、仓位分配会有所不同,它们进场触发的开仓条件也会随机错开。还有另外一个不同,就是平仓出场的条件里边,也会随机错开,适应于不同的行情状态,分别错开式的这种介入以及退出。
至于每一套策略的主要特点,大的特点其实是没有的,因为他们用的是同一种思想。那这个思想有哪些特点?我们是分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于品种的筛选以及分配仓位,这是以流动性为主要参考的,我们每一个周期,定期大概会在两周到一个月就会修正,修正我们的品种、仓位,这个主要依据是当前市场的流动性。它跟三个月前、半年前、一年前,某个品种的成交量或者趋势,是不相关的,只跟当前的流动性直接相关。这个流动性的参考依据,就有多个部分来构成,比如品种的成交量环比数据、持仓量环比数据、平均涨幅、平均跌幅、平均振幅、波动率区间等,这些流动性指标,来共同进行排位,这是策略里边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针对进场问题的,我们的底层思想,是做一个趋势投机的CTA策略,所以在入场环节这里,我们会用到一些像突破类、均线类、量价类、动量类,这种算法来分辨多空、识别趋势。但是我们另外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空仓等待的,所以我们就要结合到一些通道类的算法,用到一些波动率的算法来过滤震荡、消除噪音,进行空仓等待。所以在入场环节这里,我们既用到一些算法来分辨多空,也会用到一些算法来过滤震荡,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永远处于持仓状态的交易方式,它是除了开多开空,还有空仓等待时间的。
第三个部分,投资标的有了,也进场了,那接下来是出场的问题,出场问题归类于资金管理的范畴,它跟随机性的指标是不相关的,跟KDJ、MACD、布林、威廉等等这样的指标是没有关系的,它只跟两点相关。首先第一个是对于止损止盈的应用,大部分的量化机构都会用到止损止盈,同样我们也是,这是出场的第一个考虑。第二个考虑,是对日内隔夜风险头寸的主动管理,我们很少会重仓隔夜,大部分交易都会日内完成。3点之后收盘到晚上9点,或是一个周末、一个假期,可能我们在休息、开会,我们在做其他的事情,但3点之后到晚上9点中间的这些时间,国内层面,小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财报,大到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经济层面、政治以及国际层面的区域战争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隔夜风险的产生。所以基于这样不可预测的信息,我们定义为风险,那我们所做的一个措施就是主动降低风险头寸,提高现金比例。所以在每天收盘之前的一段时间,我们会主动强制平掉持有的头寸里面的一部分。
以上这三个特征就是构建我们整个体系的核心。
七禾网6、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策略中,您的资金是如何分配的?
陈志佳:六套策略来讲的话,没有说特别有侧重点的,还是会相对均衡一点来分配。
七禾网7、据您介绍,您的交易策略以量化短线为主,而短线交易策略由于滑点、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往往较难研发。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做短线交易,而不是中长线交易?
陈志佳:在~年这个时间,我们一直都是做中长线交易,最短的交易周期是30分钟、一小时这种级别的,然后到日线、周线,我们前面的六七年一直都是做中长线过来的。也是到年底开始,我们转成低于15分钟的这种交易级别了,短线交易涉及到频率是高还是低的问题,这个跟过滤条件有关系,它的交易次数到底是中高频还是中低频,哪怕我们是做1分钟、3分钟、5分钟这种周期,也可以做成一个低频的交易。进场的过滤条件,如果我们给它设计得更多,让它在多多组合的情况底下才来触发开仓的话,有时候一周、两周,都不一定开得出仓位。
我们觉得,不是因为策略是短周期的介入,就一定会在滑点和交易成本上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目前短线交易偏中频,对于滑点跟交易成本怎么解决呢?首先我们对于这一块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不管是开仓还是平仓,在触发委托这个过程中,其实是给它设计了精细化控件的。打个比方,触发了委托价之后,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比如30秒、45秒、1分钟内,以这个委托价格上下浮动N个价位,能够满足的话,我们都会允许去成交。那它就不是一种定点、定时、定量、定价的撮合模式,这样,它的容量可以提得更高,冲击成本的影响可以更小,它既能够成交也可以解决容量。而且我们在做模型的压力测试的时候,也会给它以数倍的手续费,以及两到三个滑点的这种压力测试,所以交易成本跟滑点,我们觉得影响不会大,不像高频。
七禾网8、您表示,贵公司最近两年管理规模持续上升,策略最大容量在20~25亿元。短线策略的容量通常都比较小,而您的短线策略最大容量能做到20~25亿元,请问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志佳:主要有几点,包括刚刚上面提到的,我们在触发委托价格这个环节,采用的这种精细化控件的处理,在一段时间内上下浮动N个价位的情况下,有多少量,我们就吃多少量,这样它的容量是可以有一个跳跃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最短的交易周期是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这样子排开,这个是进场触发的交易周期,但这种短周期不表示我们是偏高频的,偏非常积极的交易过程。我们基于这种多条件的随机组合,导致我们有部分模型会非常灵敏,半个小时的趋势走出来它就会介入了。但是又有一些模型,我们提高了它的开仓条件,它要走一天、两天的趋势行情,这个模型才会介入。然后又会有模型,必须趋势是中长周期的,比如要持续一周以上的行情,这类模型才会触发介入。所以我们的模型,有非常灵敏积极的交易;也有偏中周期、中趋势才会触发的;也有必须要大行情大趋势,才会介入的模型。
所以总的来讲,不是所有的模型都是非常灵敏的,我们是有偏灵敏、偏中等跟偏苛刻的进场,所以在容量上,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提升。如果所有的模型都是非常灵敏,交易频率都是非常高,那这种中高频的短周期策略,它的容量当然就会比较小。但我们总体分三种类别,偏灵敏,非常积极交易的小趋势,就会进场试仓的,这种模型只占1/3。然后抓两三天、三四天趋势行情的,我们又会有1/3的模型。另外,我们还有1/3的模型,是必须有连贯的趋势,维持三五天以上,才会触发开仓。
所以在容量这块的话,我们也是基于当前的管理规模,来对盘口做一个逆推,在保留低于市场整体交投量千分之五的成交量情况下,我们觉得可以承载20~25亿。
七禾网9、您认为,期货CTA策略想要获取更稳定的收益,策略上需要多周期结合使用,同时要过滤减少在震荡时间的频繁开仓的成本。请问您具体通过哪些方式,识别和过滤震荡行情?
陈志佳: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行情都要参与,所以对仓位这个环节,也做了一个划分和动态管理,像上一个问题提到的,我们会有一小部分的仓位,是非常积极地参与行情,小趋势出来它就会介入,介入之后如果错了,没关系,我们还有止损机制做保护,其余大头的仓位,就不会开出来。那这里边怎么来识别是小趋势、中趋势,还是大趋势?小趋势在震荡里边是比较常态的,所以我们这里边对于趋势的识别,还有对震荡的过滤,我们会用到一些方法,比如其中一种,就是对市场波动率的判断,我们一提到波动率,好多业内人员想到,是不是期权隐含波动率的那种波动率?其实是没有相关性的。我们讲的是价格振动幅度的一个表达,跟隐含波动率是没有关系的,这里边我们还是要区别一下。这里边识别市场波动率,那就是识别这种价格的连续振幅,我们看到连续阳线、连续阴线,那这种波动率就是很高的。我们看到一些上下影线特别多的行情,那这种计算得出来的振幅的绝对值连成的一条线,它都一直是处于低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相对强弱关系来分辨,振幅持续扩大的过程,就是一个高波动率状态,振幅持续缩小的过程,就是一个低波动率状态。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给它划分一下,中高段位的,我们就积极参与,开的仓位也重,开的品种也多。然后反过来,如果这种振幅关系,振幅的相对值是一直处于下降过程,那我们分辨出来之后,2/3甚至一大半的模型,是过滤掉,限制它开仓的,留下一小部分的仓位介入。所以我们开仓频率的高低,是基于市场当前的波动率的大小。
举个例子,比如今年六七月份的这种空,我们6月8号、9号、10号,基本重仓地开出空头了,因为已经有大概一周的下跌了,够我们短线交易开出空头仓位了,在这个下跌过程当中,交易次数少、持有时间长,它的交易成本很低,胜率也很高。因为已经识别出它就是高波动率状态,所以我们就会做这样的一个交易过程。而等到7月中旬到今天为止,其实有将近五个月的低位盘整了,那这里边的话,就是低仓位的试仓交易过程,快进快出,低仓位的快进快出,在这四五个月就比较多了。可能做下来只有两三个小时的交易,甚至半个小时,进场之后它就反转了,然后我们就止损出来,等待下一个回合,在高波动率的时候,它跟低波动率的交易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七禾网10、据我们了解,您在年经历了第一代策略同质化后的失效过程。短线策略的有效性是大部分量化交易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