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党员的微心愿68年前约定互寄照片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孙善贵(左)和耿青云年拍摄的抗美援朝纪念照

年4月3日,中国人民 四十*警卫连指导员孙善贵和通信员耿青云到朝鲜开城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并约定“如果我孙善贵在战斗中牺牲了,你把我的照片寄回我老家山东省沂南县铜景乡曹家泉庄;如果你耿青云牺牲了,我保证把照片寄到你的老家吉林省柳河县白杨树屯”。

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隆重举行,94岁的孙善贵眼含热泪看完了庆祝大会的直播,拿出这张珍藏了68年的老照片,指着照片说:“能活到建*百年,我再无遗憾!只是不知道68年前约定互寄照片的战友还好吗?”

1用自己的经历讲好革命故事

7月1日,早晨6时刚过,94岁的孙善贵老人就醒了。老伴说:“还早呢,再睡会儿。”孙老说:“高兴,睡不着了!”

作为一名有着75年*龄的老*员,每年的7月1日,都是孙老家里最为隆重的节日。今年是建*百年,远在上海的三女儿也专程赶了回来,陪父亲过节。

白衬衣、*绿色的裤子,虽然已经离休多年,每逢建*节、建*节、国庆节,孙老还是钟爱那一身戎装。老伴把孙老的“宝贝”取出来,解放东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光荣在*50周年纪念章……十几枚金灿灿、沉甸甸的纪念章,给孙老一一戴在胸前,再端端正正地别上一枚*员徽章。这是一个老*员观看“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的庄严仪式。

7时55分许,中国人民解放*71架战机飞向天安门广场,空中护旗梯队拉开飞行庆祝表演序幕。当他听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铿锵有力的声音,“强国必须强*,*强才能国安。人民*队为*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时,热泪盈眶。他说:“总书记的讲话叫人心服口服、心潮澎湃。中国共产*走过百年非常不容易,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了,人民的生活好了,年轻人对那段历史不理解,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又不多了。所以,我愿意用自己的经历讲好革命故事,为*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的读本。”

2我们 是为保卫和平而战斗的

孙善贵出生于年12月,山东沂南人,年8月参加革命,年1月入*。

年8月,17岁的孙善贵在家乡参*入伍,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随部队护送罗荣桓首长进入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年随东北民主联*第三纵队九旅六团二营五连参加了保卫通化、三保本溪、四保临江的战斗,参加过攻打锦州、辽西会战、梅河口阻击战、东北剿匪等战斗。年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后部队改编为解放*四十*师。年南下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同年参加抗美援朝,先后参加了五次战役,其中有著名的强渡清川江战斗。年7月回国后在汉口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先后在解放*四十*师团坦克团任自行火炮营后勤协理员、教导员。年转业,参加支援大西北建设,担任临泽县卫生局局长。年8月离休后离岗不离*、退休不褪色,依然担任兰州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第二*支部书记。

孙老回忆说,年的清川江一战,中国人民 给了美二师迎头痛击,使其溃散而逃。美第八集团*司令马修·李奇微后来在其回忆录中写道,美二师受到致命的打击,十一月已宣布失去战斗力。 在强渡清川江后,相继收复平壤、元山,美*开始被迫撤退到“ ”以南,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始前麦克阿瑟放言,打了这个战役以后,可以叫孩子们回家了。但清川江一战,麦克阿瑟的孩子们想要回家过圣诞已是无望。不过在圣诞这一天,美国大兵却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 的礼物。孙老回忆说:“还有两天就要过圣诞节了,连长接到通知,要给敌人送礼物,让他们安安稳稳过圣诞节。就是要让敌人知道,我们 是为保卫和平而战斗的。”

3帮孙老寻找战友的信息圆他的微心愿

“我们四十*在*长温玉成率领下,参加了抗美援朝五次大战役。我经历了战争的全过程,亲眼看到了敌人的现代化装备、敌机的嚣张气焰以及最后敌人逃跑时的狼狈样。”孙老回忆说,在朝鲜期间, 全靠挎在脖子上的炒面袋子和大雪充饥,有时用野菜和树皮来填饱肚皮,而美*全部用直升机运送伙食;美*有陆海空三*,全套机械化运转,我们只有陆*,靠两条腿走路,武器弹药、人员装备、后勤供应都比不上美*。我们靠的正是中国共产*的领导,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到抗美援朝后期,四十*的主要任务是以打促和谈。停战谈判的会场板门店就在我*阵地的前面,在我们的阵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谈判处的汽车来来往往。”虽然已是94岁高龄,但孙老对战争记忆犹新。年4月3日,敌人没有进攻,敌机也没来轰炸,时任中国人民 四十*警卫连指导员的孙善贵和通信员耿青云到朝鲜开城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并约定“如果我孙善贵在战斗中牺牲了,你把我的照片寄回我老家山东省沂南县铜景乡曹家泉庄;如果你耿青云牺牲了,我保证把照片寄到你的老家吉林省柳河县白杨树屯”。

孙老说,之所以去拍这张照片,是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明镜似的,在朝鲜战场随时随地都有牺牲的可能。敌机每投下一颗炸弹,都会有战友倒下。每一位 ,对牺牲是无所畏惧的,但死在异国他乡,总希望能给家人留一张照片。

时光荏苒,68年弹指而过,这张珍贵的照片孙老一直细心保存着。照片上英姿飒爽的*人现在已是九旬老人。孙老说,抗美援朝凯旋后,他去*校学习,与耿青云再无联系。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的日子,格外想念曾经的战友,不知道他还好吗?

因为当时的通讯条件有限,双方断了联系。兰州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兰州晚报》,把这张68年前的珍贵照片刊发出来,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能帮助孙老寻找到战友的信息,圆了这名老*员的微心愿。

如有相关线索,请致电本报新闻热线-或记者手机19315807。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琰刘蔚霞文/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